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过得飞快,至今仍清晰记得15天前从福州出发时的新奇与激动,转眼间半个月的大石支教结束了,感觉太多太多的画面与温暖留在了大石,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第一天到达大石村已是傍晚,迎接我们的是大石小学的校长,稍微休整后我们便跟校长一起走访大石村。路上好多小孩一起玩耍,热情的村民对着我们微笑,校长沿路介绍着大石美丽的风景与特色的人文,葡萄园、西瓜地、茶园、大石小学、广场舞。除了交通不便远离城镇,大石村的一切都特别到让我难以置信。由于第二天就正式开始支教活动,当天晚上我们就马上投入状态开始准备,我和队友巧兰成为了中年级的班主任。
我们抱着尽力做到最好的态度,希望在短短的15天时间里,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于是我们制作了“说说心里话”信箱,并且每天给他们回信,虽然回信费时费力,但是我和巧兰都互相鼓励,回馈孩子们的心意;我们希望能培养孩子们的班级团队意识,于是我和巧兰决定在文艺汇演上组织中年级学生边沿大合唱,由于男女生喜好不同,经过推选歌单、歌曲投票,最终民主确定班级大合唱曲目为《栀子花开》,并利用课间进行一遍遍排练……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做的那些小事情,相处的那些小细节,孩子们都是可以感受到的。所有的情感交流都是相互的,这些细微的变化最终会变成彼此内心深处的温暖印记,留在彼此的心里。每当回忆起支教最后那天的文艺汇演,中年级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放声歌唱的画面仍清晰呈现在我的眼前,恍如昨日,那是我们支教老师和学生们一同创造的记忆,也是支教带给彼此的温暖。
虽然我是一名师范生,但是相处较多的都是城市里的孩子,对于乡村孩子,我没有什么感知。支教的时光,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孩子们的不同。他们更喜欢大自然,更喜欢和朋友一起玩;他们习惯于分享,将最爱的冰淇淋分给朋友,将折了一节课的玫瑰花送给老师,将最爱的手工发饰作品送给一面之缘的同村姐妹,将制作好的一卷寿司原封不动带回去给家人品尝,将剩余的沙画颜色材料分享给其他需要的同学;他们谨记老师的每一句话,他们如此认真对待我们说过的话,以至于我不再轻易对这些孩子开玩笑,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那些可能不是玩笑,我也不再轻易作出承诺,因为说到必须做到。同时,他们也和城里孩子一样,渴望陪伴渴望交流,我和巧兰每天晚上都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散步,月光照亮整片葡萄园,耳边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谈笑声,路过偏僻的灌木林我们一起抓萤火虫,这段难得的时光让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可爱与纯真。
支教结束的前一晚,很多孩子聚集在我们住的地方,在平时的会议室里给我们写明信片,给我送礼物,和我们聊天,大家一如往常地欢笑打闹,那天晚上,我送两个三年级男生回家后,独自返回,走了一会儿发现他们竟跟在我后面。那一刻,我既诧异又感动,诧异于两个这么小的孩子要送我回去,感动于两个不善表达的小男生竟有这样温暖的举动。眼见就要到了,一个男生小声地说,老师我们坐在边上聊会儿天吧。最后一个晚上,我又怎么能拒绝呢,然后他俩就开始止不住地说着,他们相信恐怖片中的鬼是真的存在的,他们谈起学校里的趣闻趣事,他们聊起谁家的玩具真的很棒,他们问我为什么大人这么喜欢用手机聊天,他们告诉我一个秘密,平时一直吹嘘要看世界上最可怕的恐怖片,啥都不怕的他们,其实真的挺害怕的……其实,与孩子们相处真的很简单,需要陪伴,需要倾听,需要尊重。当他们发现你能够理解他们,当你走进他们内心深处,你会发现他们微妙的举动就在诉说他们的内心,他们的世界其实真的丰富多彩。
汇演时,我们全体老师唱起了《再见》,我忍住没哭,为了能够好好地说再见,做最好的告别。成长或许就是这样,儿时会为了告别和分离而泣不成声,如今却可以对告别报以微笑,为了感恩那些美好时光,也为了精彩的未来,我们将不舍藏在心底,只留下勉励与期冀。
(南京师范大学 陈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