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医科大学供稿 通讯员 马科尔 赵淑媛
2015年7月15日,温州医科大学“溯生命之源,敬医者之业”暑期社会实践队一改以往只在社区镇上设点,居民前来义诊的模式,深入屿北千年古村,将义诊、提供爱心药膳粥、老年慢性病宣讲和建立健康档案相结合,针对身患重疾的空巢老人逐家开展入户活动。
在屿北村村委主任汪志义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村口的一户人家。一进门,一个沧桑的老人躺在摇椅上。75岁的阿公中风已有3年多,全身除了一只手能稍微动下,其他部位几乎不能动。阿婆说,在阿公5岁时,母亲死在了国民党的枪弹下,从此生活一贫如洗,唯一居住的地方也是租的。而如今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伴又病倒在床榻……言语间透露无比的心酸。志愿者们陪伴老人聊天,为老人们测量血糖血压,送上爱心粥,并建立健康档案。当志愿者们准备离开时,发现老人双眼紧闭,眼角流下两行泪水,看到这个场景,志愿者们的心狠狠地疼。
紧接着,志愿者又来到另一位近80岁的老人家,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痴呆的儿子。据说,他的另一对儿女在外打工,自己行动不便,只能与这个儿子在家相依为命。队员为老人测了血糖和血压,结果显示老人患有严重的高血糖和高血压。
一天内,志愿者们走访了10余户空巢老人,为他们测量血糖血压,送上爱心药膳粥,并建立健康档案。据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村民的医疗资料,为村民以后就医提供详细的过往病史与治疗记录。
有位志愿者说:“以往我们在社区镇上设点义诊,都是为自己能活动的老人服务,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四位一体的方式,为卧病在床的空巢老人送去关怀。”志愿者们也意识到自己尽的只是绵薄之力,喧嚣城市生活背后古村落的败落萧条和空巢老人的落寞无助依然需要得到更大的社会关注。
通讯员 马科尔 赵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