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优秀组织评选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头条新闻 > 正文

“免费午餐”邓飞何以变成功?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5-04-29

来源:

    “免费午餐”的4年,是邓飞等普通公民发现乡村需求,进而通过技术化工具拨动社会柔软心弦来共同促进乡村学童饮食条件改善的过程。它成长的特殊性在于,邓飞本人和免费午餐项目同时极速成长,网络社会不断诞生的社交利器,信息社会下不断成长的公众文化,这些特殊的时代环境不仅让免费午餐的筹款数额大幅度增长,项目执行能力及团队内部治理也获得极好淬炼。

    免费午餐的成长与历史悠久的公益项目具有相似性,就是瞄准特殊群体的共有需求,开发出服务产品,在时代环境中不断进化。比如说最负盛名的“希望工程”,由安徽凤阳的乡村校舍建设为起点,点燃了乡村学校条件改善的火把,由砖头瓦块建设到“软硬兼施”助力乡村素质教育,一直奔跑在改造升级的创新路上。希望工程衍生出无数希望服务:希望厨房、希望体育、希望音乐、希望电脑教室等,老品牌也在不断焕发新活力。而“免费午餐”一开始就坐上了时代高铁,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让它的革新速度更快,在免费午餐学校里,邓飞们发现孩子的疾病、女童遭遇性侵害、宿舍短缺、困境儿童生活艰苦等更多问题,所以,他们不断分兵组建新的团队:大病医保、暖流计划、女童保护、点亮玉树、拾穗计划、会飞的盒子等。

    免费午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草根公益项目,已经阶段性地实现了促进受关注群体困境突围的目标:项目品牌化形成,受益群体获得持续性帮助,协同政策得以调动,组织化成长日渐成熟。而另外的目标和使命,比如邓飞们发现的重症救助问题、女童性侵问题等,还需要继续创新手段来促进解决。

    世界银行归纳了政府的五项核心使命:奠定法制,为社会提供制度化运行基础设施;实施正确的宏观政策,维持市场稳定性;提供公共物品;治理市场活动的外部性,包括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推进社会公平。作为介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公益慈善组织即第三部门,所参借的,正是两者各自的优势,并在两者之间寻找服务空间。

    不妨以自下而上的眼光来观察政府使命下的公益慈善组织职责,同样可以归纳为五类使命:公益慈善的力量之所以柔软,正是从细节处入手来推进社会公平,在政府提供的社会安全网之下,起到拾遗补缺的功能;公益慈善的资源主要来自市场生活中的主体,一方面会通过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促进社会正向成长,一方面也会用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来抑制社会的负向成长;公益慈善组织同样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只不过定位在特殊需求群体,当然这些特殊需求并非不可变动,随着时代变化可能变为公共服务产品;种种公益慈善行动,会在客观上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

    这些使命的释放,并非如政府那般具有刚性,而是通过手牵手的温暖汇聚一起,发现、寻找、创造自身存在和释放能量的空间,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有价值的服务。 

    邓飞的口号感性而有力量,他说,“一个更美丽的国家,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我们一起,再努力!”在杭州基地,他想打造的,是努力以美丽国家为梦想的前提下,塑造一个公益社区、一座公益之城。

    任何组织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去核心人物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专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公众文化的提升和成长。在行业共有使命的指引下,公益慈善项目和组织都有着非常清晰的成长路径,就是募捐能力、项目设计执行、内部治理、行业协同的专业化。行业文化的健康,会促进公众公益慈善文化的健康化。

    免费午餐的成功,得益于邓飞团队的一呼百应,但更多的是来自技术环境下对公开透明手段的应用,来自内部团队在公众文化和社会环境严苛压力下的尽心尽责,来自对服务群体需求解决手段的效益化调整。

    公益慈善品牌的延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不忘用社会服务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就不会被社会遗忘。 

    (作者为《社会福利》杂志副主编)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志愿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