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济南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在社区,他们帮助打扫卫生、宣传科普知识,组织文艺演出;在敬老院、福利院,他们帮助老人整理内务,为孩子辅导功课;在车站,他们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帮助,提供热心的信息咨询服务;他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为许许多多或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送去爱心和温暖……他们就是文明济南的一道美丽风景——“志愿者”。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济南市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49万余人,其中建成区注册志愿者41.936万人,占到建成区人口的13.59%,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达到38.1万人,占到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91%以上。志愿者年人均参加活动时长超过35小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济南众多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明确目标
健全服务组织体系
把握“一个定位”,开拓“两个模式”,抓住“三大重点”,建成一个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一个定位:通过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汇聚服务资源,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加有序、更具长效的服务,组织化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两个模式: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工作模式,打造我市志愿服务工作亮点;深化“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提高志愿服务效能;三大重点:持续加大注册力度,不断提高注册比例;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注册、培训、记录、奖励回馈等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打造一批项目精品,强化泉城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阵地建设,凝聚品牌效应。
规范培训
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
与会领导为市志愿者培训基地揭牌
规范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依托高等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如今年12月5日,我市成立的济南市志愿者培训基地,基地聘请18个领域的110名专家、学者和志愿组织负责人组成讲师团,使基地成为集志愿者能力培训、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和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侧重吸引专业人才,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单位等立足本职工作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有效利用社区、学校、公共场馆、教育基地等各类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多渠道、全覆盖的培训平台和网络。完善培训机制,细化培训层次和项目。全面实行志愿者网上注册制,面向新注册志愿者开设网上培训中心,发布志愿服务常识和政策法规等;抓好岗位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法律援助、交通安全、社会救助、紧急救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不培训不上岗;抓好资质培训,针对社区心理矫治等专业性岗位,志愿者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才能参加服务活动;抓好骨干培训,重视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着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济南市志愿者总数已突破55万人(含未注册),志愿服务站l300个、志愿服务组织10858个、志愿服务协会45个、志愿服务基地220个,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参与的良好态势。
丰富载体
不断推进阵地建设
泉城广场志愿服务岗开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宣传活动
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济南市着力在建、管、用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规模、规范运营,截至目前已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近900个。推广“社工+义工”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志愿服务走进基层、社区、家庭。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发挥志愿者热情高、来源广、肯奉献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服务的格局。积极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引导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使其成为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新亮点。
典型带动
注重打造特色品牌
志愿者教孩子学习书法
鼓励和引导各级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优秀服务品牌和富有时代特点的特色活动品牌。如我市成立的“小叮咚”志愿服务队,组织1300余家省市级文明单位参与“我爱泉城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区125个拥堵路口开展城市交通秩序引导、文明交通宣传和社会公益服务,先后25万人次参加,服务时长80万小时,广泛弘扬了志愿精神,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全社会文明风尚。再如团市委的“小泉娃关爱”,槐荫区的“蓝精灵志愿在行动”,市中区的“花Young年华—青年空间”,长清区的“涌泉服务队”等,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体系。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房泽秋志愿服务工作室、成德志愿服务团,进一步提升“泉城义工”、“e+1泉民公益”、“爱泉护泉”公益行动等特色品牌的影响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