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公益人故事:一次改变人生的“转行”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6-01

来源:南都公益基金会

    脸谱故事

  脸谱系列故事,是让爱更有力量——“心动力”公益职业人全国联聘的活动栏目之一,通过公益人的真实故事,希望让大家了解:公益,是一种职业,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本期故事:《一次改变人生的“转行”》,讲述转行进入公益行业的快乐人生和别样风景。

  她们从远方赶来

  赴一个命中注定的约

  从企业精英、家庭主妇,到职业公益人

  这一路上

  她们经历了什么抉择,遇见了怎样的自己?

  被什么吸引着来到这里,收获了怎样的人生?

  孙方红: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在大部分人的职业轨迹中,43岁,是一个可以用“稳定”来形容的年龄。人生的列车载着工作和家庭,行驶已久、方向既定、速度不疾不徐。窗外的风景日复一日,一眼望到头的站牌上,写着“退休金”。

  而在43岁这一年,孙方红辞职了。

  在国有企业工作了十六年,在外企业工作了四年的她,辞职前,已经是贵州某家大公司的工程部经理助理。她自己也承认,“国企的工作比较轻松,外企的工资待遇不错”。被问及为什么要辞职时,她平静地说:“我最后是因为没有兴趣而离开。”

  “没有兴趣”,这举重若轻的四个字背后,是整整20年的压抑。在企业,大家都是一门心思为了生计而工作,眼里只有“晋级”和“工资”。那样的环境下,她在工作中找不到真正的价值与乐趣,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寻。

  就这样困顿了多年,一次偶然的经历,让孙方红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个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她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结束后,她翻看着孩子们给她的留言:“上过孙老师的课后,我发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原来我也是很有用的,我还可以帮助别人!”……她激动地发现,一节40分钟的课程,竟然能让孩子们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这让她真切地体会到教育的魅力。而对于公益,除了新鲜感,她模糊地感受到,这当中有她一直想寻找的东西。

  从那之后,她在工作之余,时常去助学、助老的机构做志愿者。一段时间后,她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教育是她真正的兴趣所在,公益则是她所认同的价值。很快,她辞掉国企工作,入职上海百特教育,水到渠成。

  终于成了一名全职公益人,孙方红发自内心地开心。“百特是一个重视尊重、平等,温暖的大家庭,有公益情怀,也强调学习能力”。初入职时高强度的学习、工作,不仅没有击退她的热情,反而激发了她的工作动力,让她进入了多年未有的“成长状态”,并享受其中。虽然学的是计量管理专业,此前的工作也与教育毫不相关,让她曾经担忧自己在专业能力方面的短板,但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机构的培养,她进步很快,从给学生上课到给老师培训都能胜任。现在,她已经是贵州地区负责人,挑起了大梁。

  从辞职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回望这段经历,她收获了很多:“这三年,我个人成长飞快,超越了大学和十几年工作的所学所做。在百特,工作不仅仅是个职位,它给了我获得幸福的能力和追求精神的自由,让我的人生更加平衡和圆满;工作看似忙碌,却并没有挤占我的家庭生活,甚至还改善了我和家人的关系,过去我只知道简单粗暴地教育儿子,而现在我知道了怎么和他相处,与他成了好朋友。”

  最后,她这样总结自己的状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累并快乐着。”照片里,孩子们和孙方红都笑得很真。

  马世婧:全职太太的“入世之路”

  1974年1月,马世婧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古称“凉州”)。唐凉州词素有豪放之调,她性格里也洇染了某种骁勇果敢的底色。

  初中时,她就喜欢戴安娜,喜欢曼德拉。对社会的接触越深,她越发觉得内心有种蠢蠢欲动的力量,但那时,她还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从甘肃省委党校理论部公共关系专业毕业后,马世婧到上海闯荡,就职于外企,业绩出色。期间,她遇到了爱情,步入了幸福的婚姻。2004年,为了更好地陪伴刚出生的女儿,她停下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的生活虽然悠闲,但对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职业女性而言,难免“无聊又无趣”。随着女儿的长大,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失去重心,没有了目标感与方向感。也许是内心那股无名的力量“作祟”,有意无意间,她开始给自己“充电”,学起了钢琴、德语、财务,像是在为迎接某种使命的到来而做的准备。就这样,她等待着,忍耐着,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终于,她的机会来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激活了她内心所有不明所以的“蠢蠢欲动”。地震中的受灾的儿童,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她拍案而起,约上其他几位全职太太,想立即赶赴灾区参与志愿服务。没想到,却被红十字会泼了冷水:“对不起,我们不需要你,我们需要的是心理咨询师、社工、老师。”

  这瓢冷水,没有浇灭马世婧的热情,反而让她清醒过来——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更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涌动着的渴望——渴望能力被充分挖掘、渴望融入社会有所贡献、渴望忘我的境界。而这一切的力量之源,是她从初中就觉醒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关怀。她强烈地感到,遥远的人们,也和她血肉相连。热肠在身,如何继续冷眼旁观?

  于是,她立刻行动起来。在温婉从容的外表下,是“生猛”的行动力和磐石般的决心。只用了不到3年,马世婧考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书、社工师资格证书,开办了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培训机构,并于2011年,成立了徐汇区首家“海布社工事务所”。同年6月,就拿到了上海团市委关于预防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咨询项目,迈出了公益事业实质性的第一步。

  员工都是专业的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专业性”成了海布的招牌。令政府头疼的“邪教虔诚人员转化服务”,是其他机构做不了,或不愿做的棘手事,马世婧却能迎难而上,从建立信任,心理辅导、家庭救助、个体增能等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服务,探索出一条邪教虔诚人员转化服务的新路径。

  坚持着,努力着,路慢慢被走了出来,并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平坦。在马世婧不断的主动出击下,“海布”渐渐发展壮大,到2014年,海布已拥有一支专业理论队伍、8名全职专业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1000余名志愿者,社会服务项目涵盖养老扶幼,帮教,优抚等多个领域。

  马世婧,也有了很多个人荣誉和头衔,谈起这些,她神色安宁沉静。对她而言,和曾经遥远的“自我”,有了和解;和曾经遥远的人们,有了联结,现在的生活平淡却充实:每天按时上下班,认真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和项目;周末陪伴女儿和家人,一起享受休闲时光。

  扎根家庭,也深入社会肌理。马世婧像一株蓬勃的向阳花,柔软而有力,以自身的生命能量,回应着这个时代。

  陈婉:内心之“火”,可以燎原21世纪伊始,正是大批乡村青年随着金钱和资源一起涌进城市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却逆流而上,从城市回到乡村,办了一家公益机构,一做就是7年。

  她叫陈婉,生于1978年,2002年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专业是新闻学。

  大学时期,因为兴趣,陈婉加入了公益学生社团,探访老人、孤儿、脑瘫儿童;利用寒暑假,参加下乡服务学习营。这些经历打开了她的视野,也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

  毕业后,陈婉和很多身边人一样,进了商业公司。两年后,她总觉得工作和自己内心的矛盾越来越多,比如:是否要去应酬,是否要说谎骗客户,是否要升迁而牺牲同事关系……纠结了大半年,她决定职业转型。

  就在这时,陈婉遇到了一个公益伙伴,得到了一些返乡做乡村青少年教育探索的信息。顿时,她内心潜藏着的“火种”,被点燃了。是啊,主流思维都鼓励乡村青年通过高考走出小地方,去城市贡献才华和青春,那么谁去建设乡村呢?而对于青少年教育,如果能在人的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出社区服务意识、公益思维,那社区发展岂不有了很好的基础?

  那美好的愿景,让整天坐在办公室的她,白日梦翩翩。她的内心呼喊着:“去试试!大不了再回城市重新开始,青春不就是要尝试吗?”

  说做就做。辞职,返乡。陈婉给自己定下目标:用三年探索出项目模式并培养当地人员开展机构运作,以青少年教育项目持续支持当地青少年的发展。她希望将这将作为礼物,送给生她养她的家乡。

  而项目真正执行起来,便是7年。这7年里,有孤独,有惊喜,有迷茫,也有确信。一路走来,她庆幸自己遇到不少同路人,得到不少支持,其中之一就是黄埔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协力营。在那里,她系统学习了公益组织运作的框架和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公益伙伴,更得到了陪伴、厘清、支持前行的力量。

  所以,7年之后,她将已经成熟的乡村青少年教育项目交给伙伴去做,自己则来到了曾经陪伴她成长的恭明中心,希望可以去陪伴和支持曾经和她一样在探索中的公益人。“恭明看重‘人’,无论是对机构同事,还是学员,恭明都希望能支持到人的发展,营造一个尊重、包容、多元、欣赏、公正的环境,支持公益组织找到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

  进入公益行业已经11年,对比在企业时的工作感受,虽然依旧辛劳,但是陈婉的内心却再也没有了“矛盾感”。在公益机构里,大家一起探索、分享、成长,是一种伙伴的关系;自己的想法能放入项目里或机构文化里,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事有情怀,有想法,沟通坦诚,彼此理解。

  当然,这条路上也充满了挑战,但她锻炼出了享受变化的心态与能力;愿景与现实的差距让人畏惧,但而每每看到某种设想真的被验证可行和有效的,“那种感觉很幸福”。

  是的,公益之路,并非坦途。那,要不要上路?陈婉用她的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听从内心的渴望和声音。

  愿你们,都走在想走的路。”

  王艳蕊:折腾,是因为选错了路;

  坚持,是因为做对了事

  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生活中最开心的事,就是去“乐龄站”参加手工工作坊。年轻时,她为了照顾家人,没有外出工作,所以没有工资收入,连生活费都只能向子女和老伴讨要。前阵子,工作坊的老师教会了她做扇子,她便多做了几把,拿去街上卖。“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挣钱,有种可以挺直腰板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能力很大,很快乐。”

  王艳蕊,这个工作坊的发起者,北京市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乐龄中心)的创办人。“乐龄站”,是王艳蕊和她的团队一手建立的社区养老服务站。

  一位年龄较大的员工说,这个年轻人(王艳蕊)对老人有“超越年龄的理解”,是她的热情感染了自己,加入了乐龄。但是,毕业于法学专业的王艳蕊,如何会对老人如此了解?曾经有着“律师”、“公务员”金饭碗的她,为何会有热情选择这样一份事业?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提到,那一段不断“折腾”的岁月。

  1999年,王艳蕊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进入某律师事务所工作。在那里,她想要践行她的大学入学誓言——“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但是不久后,她就发现,“这份工作似乎跟公平正义没有太大关系”。于是,2000年,她去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做项目官员。 2002年,她又辞职考取了公务员,进入“统战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工作。这家法律意义上的NGO,实质上的政府部门,也没能让她留下来。

  频繁跳槽,让周围人越来越疑惑,她要一份怎样的工作。但对王艳蕊自己而言,通过“折腾”,她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接下来的一次跳槽,她直接去了一家真正的,致力于社区发展的NGO。也是在那里,王艳蕊与“老人”这个群体结缘。在社区工作的2年里,她接触最多的群体就是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老人们的社会参与能力不断下降,他们正在被社会所‘隔离’”,然而,关注这个群体的NGO并不多。她开始考虑能为老人们做些什么,“让他们能更多地参与社会,在社区里享受快乐的老年生活。”

  2006年,王艳蕊确定了自己的路——在一线社区为老人服务,并发起成立了民间公益机构——“乐龄合作社”。

  从无到有,机构注册、项目设计、筹款、机构管理与运营等每一项都既是考验,也是锻炼。在政府部门、公益机构的工作经历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了她摸索前进路上的垫脚石。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还前往香港、日本进行考察学习。

  2007年,乐龄开展了首个项目试点,她尝试着成立了兴趣小组和互助小组。女儿也在这一年出生,“和乐龄一起长大”。

  此后的几年中,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管理机构,致力于提升服务专业性、增强造血能力、筹集更多资源。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乐龄积累了大量的社区养老服务经验,探索出的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2013年,乐龄启动“全托服务”和“老年餐桌”,成功拿到了政府购买项目;王艳蕊也成功入选南都基金会的“银杏伙伴计划”。

  十几年丰富的职业历程,王艳蕊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法学毕业生,蜕变为了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全面的公益机构领导者,既实现了自我成长,又创造了社会价值。

  虽然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相比企业,在一个灵魂感很强的机构工作,每天都会充满动力。机构在做‘对’的事情,这会让我对社会、对员工有一种责任和使命感,这促使我坚持。”

  “公益是一种事业,这种事业可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又能满足自身和家人的生存需要。选择公益,我义无反顾。”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跋涉,会遇到很多个路口,面临不同的选择。公益之路,既非通往名利的康庄大道,也非牺牲温饱的深山绝径。走上去,就能发现广阔天地,别样风景。

  也许,你会像孙方红一样曾机会难逢,像马世婧一样曾遭受冷遇,像王艳蕊一样曾一波三折,像陈婉一样曾随波逐流……但如果你也像她们一样,对社会有忍不住的关怀、对自我实现有不能放弃的追求,那内心的召唤,会带你找到方向。

【责任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