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公益
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发布 2014年捐赠总额再破千亿
9月19日上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机构连续第8年发布全国性的捐赠统计数据。
单笔捐赠进入百亿时代 善商引领捐赠潮流
《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接收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042.26亿元,时隔4年捐赠量再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年GDP的0.16%,比上年小幅增长5.3%,逼近2008年的捐赠峰值。同年4月,马云和蔡崇信捐赠阿里巴巴2%的股权,按其时股价计算,捐赠金额达245亿元,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单笔捐赠。
2014年,全国接收货币及有价证券捐赠778.95亿元,较2013年增加127.2亿元,同比增长19.7%。由于2014年灾害较上年减少,物资捐赠比例有所下降,全年物资捐赠折算价值约263.31亿元,比上年减少约22%。
此外,2014年全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销售总量达到3823.68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1040亿元,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另据测算,我国注册志愿者总服务时间为19.34亿小时,折合价值约为193.4亿元。
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慈善捐赠并没有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走出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行情。单笔大额捐赠突破百亿,捐赠总量在没有大灾激发的情况下首次突破千亿,开创了我国常态化捐赠的新纪录。年度捐赠量上的这些新突破,是多元慈善主体转变观念,大胆创新,行业生态改善的结果。此外,还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继续努力:
一是建立起慈善资源供给和社会救助需求之间的畅通渠道,突出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的核心任务,让慈善事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是继续培育和规范各类慈善组织,建成一批管理规范、专业高效、品牌过硬的慈善组织,打造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建立起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监管举措,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慈善事业综合监管体系。
四是培养和壮大慈善专业人才队伍,解决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与专业人才缺乏的矛盾。
五是建立现代慈善理念,加强宣传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慈善,处处慈善”的慈善文化。
捐赠领域不平衡 医疗和教育占比领先
2014年,我国社会捐赠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和扶贫3大领域,所接收的善款占总金额的75%以上。其中,医疗健康领域的捐款占比达37.1%,多流向西部贫困地区,以药品和医疗器具等物资捐赠为主,医疗设备捐赠占比低。教育领域的捐赠分布极不均衡,高校接收捐款比例最高,而其他教育机构获捐较少。
扶贫发展领域的社会捐赠量约为112亿元,占捐赠总量的10.8%,捐款主要来源于各地的“一日捐”、“扶贫慈善日”等扶贫济困募捐活动,企业捐赠占比69.4%。在人群服务领域,儿童、妇女、老人仍是捐赠者最关注的3类群体。
企业捐赠占据主流 个人捐赠有所下降
2014年,企业仍然是我国社会捐赠的最主要来源,捐赠金额占总额的近7成,约为721.6亿元。个人捐赠量约为115.6亿元,各类社会组织捐赠113.5亿元。与往年数据相比,2014年全国企业捐赠、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政府捐赠占比略有上升;而个人捐赠占比约为11.1%,已连续3年下降。
捐赠集中流向基金会和慈善会 官方背景受信赖
2014年,基金会和慈善会系统仍然是接收捐赠的主要对象,二者共接收捐赠693.03亿元,占捐赠总额的比重为66.5%,基金会接收捐赠约383.15亿元。各级政府机构接收捐赠238.4亿元,占捐赠总额的22.9%,其中民政部门直接接收捐款为79.6亿元,占比7.64%。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26.43亿元,占比2.5%。
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共有基金会4117家,比上年增加568家,增幅达16.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非公募基金会新增473家,占新成立基金会总数的83.3%,成为我国基金会增长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基金会所接收的捐款有67.6%流向非公募基金会。相比于捐赠已有的组织或项目,部分个人大额捐赠者更倾向于成立专门的基金会(或设立基金),再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总体来讲,政府部门或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或组织接收捐赠占到61.4%,而民间慈善组织接收社会捐赠的比重相对较小。
东西部捐赠差异较大 广东省捐赠量夺四连冠
2014年,捐赠量过亿元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20个,而过10亿元规模的省份有4个,分别是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福建省,除北京外,其它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已连续4年捐赠量位居中国首位。西部地区捐赠规模较小,部分省市低于5000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捐赠活跃度和慷慨度高于西部地区,捐赠慷慨度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贵州省、海南省、福建省、浙江省、吉林省、上海市、湖北省、四川省。
企业捐赠中民营是主力 教育领域最受关注
2014年的企业捐赠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捐赠的主力军,分别占年度捐赠总额的40.4%和36.0%;国有企业捐赠比重约占两成,港澳台企业捐赠比重较小。在企业的大额捐赠中,捐赠最多的100家企业平均捐赠超过1亿元,上榜企业多为中国500强企业,华东、华北、中南三地的企业捐赠最为活跃。企业最关注的3个领域分别是教育、减灾与救灾、扶贫与发展,其中教育领域占比51.1%,超过其他所有领域捐赠金额的总和。
2014年,制造业、房地产业、采矿业、金融业四个行业的企业捐赠量占到企业捐赠总量的近7成,其中采矿业企业平均捐赠量最高,达到了5835万元。制造业中,食品饮料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3类企业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迫切,故捐赠量较高,占制造业企业捐赠总量的35.7%。
手机捐赠成主流 在线捐赠以青年为主
2014年,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支付宝E公益三大在线捐赠平台和淘宝公益网店共募集善款4.28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42.6%,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据统计,通过新浪微公益募集善款4797万元,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筹款10043万元,通过阿里系公益平台(淘宝平台、支付宝平台)共募集2.8亿元。其中,通过微博和微信等移动客户端捐赠人数占总人数的68%,捐赠金额占61%,手机捐赠已超过传统的电脑捐赠成为主流。
2014年,腾讯公益平台共接收506.7万笔捐赠,共募集捐赠款10043万元,同比增长99.0%。此类在线捐赠的捐赠者以青年为主。以新浪微公益为例,参与捐赠的网友中,95.7%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此外,2014年我国开启了公益众筹元年,具第三方数据显示,通过网络众筹成功的公益项目总计299个,公益众筹全年筹资额超过1272万元,逐步成为在线募捐的重要途径。
境外捐赠九成来自香港和美国 教育占大头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获得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及个人的捐款(不含外国企业和外国政府捐赠)近20亿元,数据样本中超过九成捐款来自香港和美国。境外捐赠者关注度最高的3个领域分别为教育、人群服务和减灾救灾,其中流向教育领域的捐款最多,达到总额的45.6%。
共享经济蓬勃发展 善商时代即将到来
2014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力量初步建立“善政、善治、善商”格局。商业与慈善的结合创造了更多可能性,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慈善,将社会问题的解决和人类福祉的提升作为商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降低了就业门槛、扩大了就业途径,并为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实惠,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正塑造着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更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新型社会。
随着社会企业家的不断涌现,他们致力于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将与慈善企业家和非营利组织一道,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共同推动着“商业善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