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聚焦 > 正文

开虚假“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将被追责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5-09-06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时下,很多学校为了督促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需要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或义工证明,有些学校对于有义工经历的学生还有各种加分制度,因此一些家长不惜托关系为孩子开具虚假的“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志愿服务记录的公信力和志愿服务证明的权威性,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出具主体、证明内容、证明格式、工作流程、责任追究等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个人伪造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取消其因此获得的各项荣誉与优待,并书面告知相关单位(9月1日《法制日报》)。

  切莫把志愿服务功利化张家界在线如何让志愿服务成为真正意义“志愿服务”,切莫将志愿服务功利化。随着志愿者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组织作为招考、招录和评优、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很多人在志愿服务的制度上打起了歪脑筋,目前社会上有众多的志愿者服务团体,但是由于志愿者团体多为自发非盈利的组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很多人看中了这一点,很赞同对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加以严格管理,但这并不能阻止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们,志愿者服务就是人生的一种阅历,最好是不要把志愿服务作为招生、招录和评优、表彰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而只作为普通的参考,更加重视能力与品德,让那些开虚假证明的无利可图才能更好的规范志愿者管理。

  志愿服务记录权威不容侵犯:法制日报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等鲜明特征,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对于志愿服务者而言,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褒奖,而相关部门和机构授予志愿服务者相应的荣誉并给予一定优待。

  然而,在志愿服务相应的激励措施面前,有一部分人是冲着荣誉褒奖和优待而来的,比如,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就有个别人为了获得晋升机会等,这不仅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目的和初衷,也违背了志愿服务精神。

  《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提高和维护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形象,尤其是,要求“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应加盖出具主体公章,需要负责人与经办人签字,明确责任人”“单位出具虚假证明或履行职责不及时的,将向其主管单位进行通报并由主管单位责令其改正”“个人伪造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取消其因此获得的各项荣誉与优待,并书面告知相关单位”等相关规定,对于维护志愿服务工作的真实性、严肃性极具建设性作用和意义。

  关键是,如果仅是取消相应荣誉与优待,处罚到此为止的话,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则,仅是取消相应的荣誉和优待,让这些心存侥幸者没有付出足够的失信成本,对其起到的警示教育作用有限;再则,对其他志愿服务者而言不公平,可能让其感觉到“奖罚不对等”;三则,会让公众看到对该领域的失信行为惩戒不力,有失志愿服务的社会公信力。

  必须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严格的追责问责措施来维护和保障志愿服务记录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制度,认真筛选。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者的追责问责和惩戒力度,确保“追责惩戒一个、教育警示一片”。对此,必须增加公开透明力度,畅通举报和投诉渠道,让志愿服务者接受各界监督。

  志愿服务需要建立洁净社会空间:广州日报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活动。

    最近一二十年来,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上,它已经成为各国和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的,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后,志愿服务日益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已大大提高。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累计有超过506万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同一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则有170多万志愿者参与直接服务,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这与其参与主体主要为青少年有直接关系。国外的志愿服务普遍与青少年的成才和就业挂钩,这不仅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发展,事实上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情操。

    随着我国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志愿者在就业竞争等方面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先权,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志愿服务之中。但是,目前一些单位利用给志愿者出具证明文件的机会,给一些并未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提供虚假证明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已经使志愿服务成为一些人沽名钓誉或者获取非分利益的工具,从而使志愿服务产生逐利空间。志愿服务产生逐利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社会诚信机制的缺失,社会上弥漫的弄虚作假之风侵入了这一领域。

    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无私奉献,本来并没有逐利性。而社会向志愿者提供就业等方面的便利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合理回报,但在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一合理回报也产生了寻租的机会。当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出具虚假证明的现象,与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商业活动中,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泛滥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损,也毒害着整个社会,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要彻底根除志愿服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更重要的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为志愿服务建立起洁净的社会空间。

【责任编辑:李博晶】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