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每次有大的自然灾害时,关于民营企业的捐款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但据中欧国际商学院的调查,112个家庭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中,只有37%的人对慈善活动感兴趣。
7月28日,记者从中欧国际商学院了解到,该机构近期发布的《中国民营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对民营企业家的慈善行为进行调研与分析。分析指出,民营企业家参与慈善的方式比较集中,投资希望小学的比较多,其他方式主要包括捐款和宗教活动;从慈善捐款的流向也发现,民营企业家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占比接近50%;投资金额比较有限,78%的受访者目前对慈善的支出在50万元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中欧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指出,家族企业的传承者,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后代,正面临经济“新常态”的转型挑战,“现在年轻人面对着充满诱惑、充满变化的五彩世界,认为机会太充裕、外面的快钱太好赚。而所谓的概念操作、资本运作、兼并收购、投资杠杆、虚拟经济等,更使很多人眼花心乱,迷失方向。这使得具有传承使命的民企后代们对实体经济、制造行业的兴趣正在减退。”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家族企业的传承者不再脚踏实地发展实业,有可能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慈善意识会进一步下降。因此,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芮萌建议,民营企业家应该将慈善作为财富规划中的一部分,意识到慈善也可以成为财富传承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影响下一代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提升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