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在西城区,发生了这样一件新闻。
西城德胜街道安德路北社区,有一支“孺子牛爱心帮扶队”,一百多位队员都是社区里的老街坊。他们和社区空巢高龄老人约定:一切安好,老人就在自家门窗上挂一个“笑脸”图案,如果需要有人上门帮助,牌子翻过来变成“囧脸”。西城还将这一“笑脸相约”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内推广。
老人的笑脸与囧脸,是这个社区志愿服务的晴雨表,是志愿者们上门为老人服务的风向标。而无论老人们挂出的是笑脸或囧脸,我们都该为这种做法,挂一个笑脸。
因为这样的志愿服务是暖人心的、是实打实的。
这样的新闻背后,令我们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个现象,就是如今志愿者日的“扎堆现象”。
笔者在采访中,曾遇到过一些社区中的独居老人,问起他们如今生活中有什么难题,老人说理发、洗脚什么的,挺不方便,而且无人陪伴,闷了连个聊天的都没有。其中一位老人开玩笑道,“志愿者日的时候,志愿者一天来了好几波,我家里都快坐不下了,有的街坊洗了好几回脚。之后呢?没有领导检查、没有记者采访拍照,志愿者也看不到了。”
其实,这个玩笑并不好笑。老人说的这种“志愿者日”的现象,也确实存在,而且并不鲜见。在笔者的日常采访中,很多老年人都曾经反映过志愿服务扎堆的问题。
老人不是志愿者的道具,志愿服务更不能扎堆。
这种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志愿服务的功利化、形式化。
笔者了解到,之所以存在扎堆现象,原因很多,比如有些高校志愿者需要完成调研报告、或者是需要实践证明。如此一来,把本应是增强年轻人博爱意识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志愿服务,变成了目的性明显的“任务”,变成了功利化、形式化的“课外活动”。把原本是年轻人真心实意的献爱心,变成了追求一份光鲜的“志愿者证明”。
这种现象其实不光是在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上演,甚至马路上,一到活动日,就能看到“蓝帽子”“红袖标”,平时则鲜见志愿者身影。
在这种功利化、形式化的志愿服务中,既不能让被服务者获得稳定的、可持续的志愿服务,也不能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技能,造成“双输”的局面。
“笑脸囧脸”与“志愿者日”相比,其差别就在于将扎堆的志愿服务,放到了每一天,老人家门口的笑脸和囧脸,就是志愿服务的风向标,不再取决于志愿者哪天有空,而取决于老人何时需要服务。
如何让独居老人等被服务人群,都挂上笑脸?
去除功利化,增强志愿服务的服务性,首先要了解被服务者的需求是什么。不能说一理发就突击理发,一洗脚就全天洗脚,先了解志愿服务的对象,看看他们到底需求什么,避免志愿服务的盲目性,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不能“一窝蜂”地流于形式,要让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好示范,形成涟漪效应,使志愿服务真正给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还要增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做好志愿服务,并不是有一颗爱心和热情就能完成,需要志愿者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才能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开展。在这其中,各级政府可以为志愿者、服务需求人群搭建信息平台,将供与需的信息实现及时流通,为志愿服务的开展铺好路。有些区域目前还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志愿服务进行项目化管理运作,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
要培养志愿者的服务技能,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技术、知识特长,开展专业服务。现在一些志愿者组织,更多关注的是服务时间、频次,在服务质量上并没太多在意。有些志愿服务组织只能扎堆式的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也是由于志愿者缺乏志愿服务技能所致。而如今专业化已是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培养志愿者专业技能,是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让老人的家门天天挂上“笑脸”,把每天都变成志愿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