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7月30日电 29日,华东师范大学彩虹支教团刚结束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支教活动,向记者分享他们的在支教过程中的故事。
怒江州位于中缅滇藏结合部,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教育基础薄弱。7月14日至2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彩虹支教团”走进怒江,为怒江州实验小学、兰坪县第二完全小学的100多名小学生举办夏令营。
为满足当地学生的实际需要,支教团专门打造了原创的“彩虹课程表”。内容包含爱国主义、审美体验、心理健康、体能拓展、感恩教育、中外文化、理想培植等7大主题,分别与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对应,结合歌曲、舞蹈、绘画、演讲、情景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谈及支教过程中的故事及感人瞬间,彩虹支教队队长、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周星称,他对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理想印象深刻。
“虽然生活在山区,但是孩子们都有五彩斑斓的梦想。当我随机询问5名同学的梦想时,4名回答说想做老师,另一名想做宇航员。”周星说,了解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理想后,他将“理想培植”引入课程主题,引导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实现人生价值。
支教过程中,最令支教老师们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在“感恩教育”课程中。课上,支教老师吴悦通过“竞拍”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认识身边的爱和幸福。当拍品“父母的长久陪伴”出现时,年仅10岁的小吴同学猛然站起,用所有本金竞得这份幸福,并在座位上抽泣起来。
“这节课带给我们太多感动,也让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家长因为工作太忙而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家校合作真的太重要了!”吴悦不禁感慨。
据悉,支教期间,支教团还展开家访,并组织怒江州80多名教师举办“彩虹教师工作坊”,希望为建成家校合作的教学环境贡献力量。至夏令营结束,彩虹支教团累计授课138个课时,并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父母及教师结下深厚情谊。
为使这份感情延续,并让大山深处的孩子继续获得创新教育,经协商,华东师范大学在兰坪县第二完全小学正式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之后彩虹支教团每年都会组织专业对口师生前来支教交流。(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