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国际公益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光明网讯(记者 钟蕾蕾) 9月24日,由国际公益学院、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主办的首届CGPI校友论坛日前在京举办,论坛呼吁慈善行业通过教育走向专业化,鼓励横向合作,以联合行动更加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引领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际公益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致开幕词。他回顾了国际公益学院在慈善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历程,并解读了国际公益学院包括GPL(全球善财领袖计划)、EMP(国际慈善管理课程)、ELP(国际慈善领导力项目)等多层次的专业慈善领军人才培养对中国慈善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际公益学院校友、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副会长、春晖博爱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薛一心代表校友会致词。作为前世界五百强的高管,她因使命感而离开商场全职从事慈善,她谈到了专业慈善学习的重要价值,同时对于校友会通过自我管理、联合行动的方式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表示了坚定的信心。“我们不仅要以更专业更有效率的方式来做公益,更希望自己能够像细胞分裂一样,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影响整个中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共同创造一个共生共享的美好社会。”
就公益创新问题,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表示,公益创新首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次需要能够大规模的推动,且其模式复制成本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另外,我们的项目最好能够跟政府跟企业接轨,因为公益项目要想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还是通过政府或者企业参与来实现的。”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
国际公益学院教务长曾晶发布了《校友年度报告》,据悉该报告是针对国际公益学院近300位GPL、EMP、GPL校友为目标做的数据调研与分析。报告显示,来自北京、广东、上海的校友约占全部受访校友的一半以上;35%的校友拥有多栖身份,包含董事长、总经理、公益机构创始人、理事长、秘书长、知名媒体人、文体明星等;90%校友是所在机构的决策层和管理层。
校友最为关注的六大领域为教育、扶贫助困、文化、医疗救助、助残、环保,其中72%的校友都关注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校友所在企业20%为上市公司,校友所在公益机构净资产总额超过110亿元;96%校友在2016年度有个人捐赠行为,实际捐赠总额过亿,其中个人年度实际捐赠超过1000万元的校友有三位;有42%的校友都相互进行过合作; 35%校友开始实践社会创新和公益金融;30%的校友开始尝试国际性举措和国际合作。
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秘书长、恒源祥社会责任总监涂业兴,校友会监事、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理事张宏元分别向嘉宾介绍了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极富特色校友活动——“三三聚会”和“戈壁公益行”。
论坛尾声,来自公益学院GPL、EMP、ELP的校友代表共同发出了集体倡议:联合行动,优势互补,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公益生态链;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做中国现代公益的铺路石与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