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地方动态 > 正文

江苏:打造二十四小时青年服务圈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7-01-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好,我是锦旺社区团支部书记吴兴鑫。”从2016年开始,江苏无锡市东北塘街道一家馄钝店门口,有一个年轻小伙儿逢人就发名片。每天中午,很多打工青年在这里吃饭。时间久了,大伙儿都认识这位“团支部书记”了,求助也随之变多:社区垃圾桶坏了,他第二天就叫人来修;有小女孩想学舞蹈,他推荐少儿舞蹈培训班……

  自“1+100”制度出台以来,像吴兴鑫这样的江苏团干部,走到基层,直接联系青年,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逐渐与青年打成一片。

  据团江苏省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江苏团组织提出“走支部连百心”,以“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告诉团干部下去具体做什么,并用好“三结对”工作法(结对联系基层团支部、青年社会组织或社团、普通青年),积极组织动员,切实加强督导,不断探索创新,让共青团的服务落地,让服务更有效,联系更紧密。

  用真心换来真情,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圈

  2016年上半年,无锡地铁集团团委副书记谢栋连续组织了三次活动,来报名的都是团干部,还被大家抱怨浪费时间,他“被打击”了,拿起手机给基层青年打电话,大家都回复没时间……直到有一天凌晨1点,他穿着羽绒服,出现在寒风凛冽的现场,总算“打入内部”。后来,青年们开始信任他,有事就找他:过年回家车票难买,上夜班对象不好找……

  在无锡,包括谢栋在内的6000余名专兼职团干部,已常态化联系72万余名团员青年。他们坚持运用“走听转办”工作方法,让团的工作直达青年,围绕青年休闲、工作、居住聚集地,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圈。

  常州的每个团干部都有自己的“主攻重点”,推进青年创新创业、权益维护、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工作,并且探索出形式多样、变化灵活、贴近青年思想实际的新模式。

  徐州根据青年需求定制服务“特色菜”,把青年划分为“学业青年、创业青年、职场青年、农村青年、文艺青年、单身青年、流动青年、弱势青年、新兴青年”9类群体。

  除此之外,南京、淮安将“1+100”与工作提升结合,在联系青年过程中注重问需于青年、问计于青年,增强工作针对性;泰州开展“微课题”调研和“微心愿”圆梦等活动,了解青年需求;扬州通过定期通报等形式加强督促反馈,着力让“1+100”成为团干部的工作习惯。

  目前,江苏各级专兼挂职团干部35545人,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68527场,初步实现了团干部参与度高、青年覆盖度广、活动活跃度高、青年满意度升的工作目标。

  用“脚板”丈量短板,倒逼团干部转变旧思维

  前不久,在盐城大丰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个年轻人当场跟团大丰区委书记万强翻脸:“如果不参加你们组织的相亲会,还要我们提供结婚证才行!”这让万强觉得“特别没面子”,他反思了工作的不足:“过去靠行政化推进组织青年参加活动,好心却办了坏事。”

  2016年2月,团盐城市委启动了“一转二联三报到”活动,要求市县两级团委机关干部转作风,常态化联系基层团干部、各领域团员青年,直接到乡镇团委、中学团委、“双新”团组织中报到并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4300余次报到,2100余次活动,2.7万余名青年的直接联系。

  过去,团组织举办创业大赛把通知下发到基层,基层团组织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凑数式”上报材料,很多真正创业的青年却联系不到,参赛团队整体质量不高。如今,万强自己直接联系的创业青年,只需在微信群“喊一声”就有人响应。

  基层的团组织生态也逐渐发生改变。江苏仁禾中衡集团的团委书记孙斌说,以往对团组织很茫然,只有在开会才找到团组织。他感觉团干部是领导,平日遥不可及。但现在感觉不一样了:“共青团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团干部是引导者,时刻都在身边。”

  “要扑下身子,下沉基层,让联系青年成为团工作新常态。如果不给自己设目标,在忙碌工作中,团干部很可能慢慢脱离团的工作,自身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会变弱。”团句容市委书记蒋嘉文在联系日志中写道,从设定一个“小目标开始”,比如走访几个青年、做一次谈话交流、举办一次活动等。

  团连云港市委书记张孟对“到基层联系青年”感触很深:“在文件上看不到第一手情况,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最管用的办法,必须到基层去,到青年中去,用真心换真情,用‘脚板’去丈量短板,深入一线,将青年所需弄清楚。”

  南通大学团委书记李清湘说,高校团委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学生上,忽视了青年教师群体。青年教师有活力,做好工作才能为更多学生服务。为此,该校专门成立教工团总支,平时举办各类活动。如今,这项“不在考核内”的工作慢慢在校园里赢得人心。

  在共青团工作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1+100”的目标任务也显得更加迫切务实:要紧紧围绕“脱离青年”这一团组织的最大危险,通过“1+100”找出当前团组织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倒逼团干部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主动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从“我要青年做什么”转变成“我为青年做什么”。

  用创新激发活力,改革让团组织“一呼百应”

  从2016年开始,盐城亭湖区做了一项“大胆”改革——不再举办集中资助发放活动。团亭湖区委书记张阳光说,以前“圆梦行动”是基层报送名单,组织活动请领导、资助单位讲话,但在基层走访时有人向他提议,能不能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受资助了。“刚好利用走访把助学金送到孩子家里去,连村干部都不让陪了。”

  根据走访了解青年需求,张阳光列了二三十项项目清单让基层团组织申请,而这些项目多是青年喜欢、符合青年实际需求的小型分散活动。

  团盐城市委副书记夏威惊喜地发现,年底区县团组织评议会上,基层团组织多了很多创新项目。“现在更清晰地知道了工作目标定位是什么,优势特长是什么,做好必答题,也要做好选修课,需要一定时间内不换频道,持之以恒地干下去。”

  基层创新是关键,创新的办法来自基层,创新的思路源于实践。

  从2015年开始,团张家港市委通过走访调研,充分了解小微商家需求,创新实施“青年商圈”团建项目。服务商圈领域的草根青年创业、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让商家得实惠、让青年享福利。目前,“青年商圈”已汇聚商家近千家,建有团组织17个。

  “1+100工作,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工作要求。这是一项务实而不是务虚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不是短期的工作,是一项全局而不是局部的工作。”团常州市委书记潘文卿说,直接联系青年不仅让团的工作有了底气,更让团组织充满了朝气。

  在团江苏省委书记王伟看来,“走支部连百心”重在“连百心”,让团组织走到青年身边,更要走到青年心里去,要通过创新方式,解决脱离青年的问题。创新就是改革,改革需要各个层级、各个条线的团组织分工合作、联动探索,在实践中寻找破解具体问题的新招、妙招。

【责任编辑:刘亚楠】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