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金报(宁波)
“很高兴,我也被写进了书里!”12月21日上午,家住海曙鼓楼街道文昌社区的独居老人月文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是一本名为《倾听·时光的故事》的书,而她自己就是故事主人公之一。
在过去的十个月里,7名大学生牵手海曙鼓楼街道文昌社区“倾听十分钟”团队,走访了50多位独居空巢老人,记录他们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更棒的是,2万字的文稿最终汇编成册,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很多接受过采访的老人心里美滋滋的。
受访者年纪最大的96岁
最小的也有62岁
上午9点不到,新兴大酒店门口,陆续出现了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老人年过九旬,行动有些不便,社工一路搀扶他们进了电梯。
这是干啥呢?原来,年初的时候,鼓楼街道文昌社区“倾听十分钟”行动牵手宁波工程学院“时光故事”团队,为辖区独居空巢老人记录点滴一生。十个月时间,志愿者陆续整理了50多位老人的精彩故事,并汇编成厚厚的一本图文书。
“真没想到,平凡的我,也能成为书里的主人公。”月文老人,出生于1931年,江苏无锡人。早年全家住在丹东,后来靠外公外婆的接济,度过饱经离乱的童年。她没想到,大半辈子过去,能有机会以这种方式跟外界交流,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许多老人虽然看不清楚字,但还是不停地抚摸翻阅书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宁波工程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时光故事”团队发起人张康乐很高兴,首发仪式上,编进书里的老人差不多都来了,其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也有62岁。两位已过世的老人家人,也提前拿到了书和视频,并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能将如此多不同寻常的老人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这是我们的荣幸。”
引导老人“话当年”
能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之所以要做这件事,答案公布前,张康乐先跟记者聊起了自己——我来自西北甘肃的一个农村。从小到大,爷爷奶奶很喜欢讲经历过的事,但我知道他们总有一天会离去,所以一直想把故事记录下来。
去年8月回家后,我开始用视频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他们的人生经历。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初衷,谁知一发不可收拾,随后我又记录了家族中其他三十多位老人的故事,并编印成了十多万字的书。
今年3月,我在学校寻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时光故事”团队。很幸运,我们认识了文昌社区党委书记周晓红。很快,项目有了进展。
地处中心城区的鼓楼街道,老年人口占比达26%,其中不少是独居空巢老人。周晓红解释:“文昌社区有许多公益团队,但大多是对老人身体上的照顾,缺乏深入交流。这个项目很贴切,恰当地引导老人话当年 、 想当年 ,能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无用感。同时,也让老人们看到社会的关爱,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下一代人的孝老之心。”
花了360个小时来整理
不言而喻的成就感
采访期间,还有段小插曲。张康乐回忆,包括自己在内几个同学听不懂宁波方言,和老人沟通造成不便。还有的老人年岁已高,过去的记忆有些模糊,很多有趣的故事已经遗忘,或者讲述的内容不确切。每次采访的时候,随行都有一个翻译,实在不行就把老人的音频拿回去让宁波的同学整理。
这在常人看来是很难坚持的任务,张康乐和团队成员做到了。记者打听到,此轮访谈光是音频资料就有50个小时,听译花费200个小时,后期加工删减又用了70多个小时,加上部分视频处理约40多个小时,累计花费时间360个小时。
“没有人抱怨,相反,每访谈完一位老人并将资料整理出来时,那种不言而喻的成就感会贯穿全身。”张康乐笑说,与老人一起的时光,很温暖、很感动。跟着他们的讲述回到那个峥嵘的年代,对自己是一种精神洗礼。
失明五十载的老人,她不但会用电脑,还坚持写作;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家,向我们谈起年轻时和师兄创业失败后,如何从低谷走出来;还有那位在开明街鼠疫中幸存下来的老人,眼睁睁看着一个个至亲感染病毒去世的时候,他那会只有八岁……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弥足珍贵,张康乐表示,自己和团队成员还会坚持下去,将这个项目在宁波其他地方推广,希望有热心人士加入其中。(现代金报通讯员 欧阳恩斌 记者 樊莹 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