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
前段时间,有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走红网络,凭着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说的“工匠精神”赢得了无数观众与网友的追捧,其实在西南民族大学,也有一群这样的青年,他们是公益项目“源莱”的发起者,他们用心传承传统民族工艺,用爱关注帮扶民族地区,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民大匠人”之路!
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诸多传统民族工艺正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去,成为书本里的冷知识和博物馆的陈列品,他们却逆着汹涌向前的时代潮流,回过头去寻找旧时光里的传统手艺——草木染,并借此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工艺与民族地区。
停下来,做件慢点儿的事
市场废弃的洋葱皮、过期的咖啡渣茶叶、丢弃的花瓣·······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东西,可能我们想都没想过再利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谁也不会相信这些东西还能再利用,而且还是民族工艺!“当时在网上看到关于草木染濒临失传的报道,因为一条新闻,带着一点冲动就做了这个项目”,项目负责人周娜(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013级)说道。
“我们几个认识很巧妙吧,都在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项目,随机分组,然后我们就分到一组了”,项目组成员宁寿林(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4级)说,“这个时代太快了,每个人都拼命快步走,我们都想停下来,做一件慢点儿的事,于是‘源莱’就诞生了。”
再探索,传承古法草木染
带着好奇,不被老师同学看好,从在网上一点一点找资料到每个周末拜访相关老师、匠人,他们本着传承民族工艺的心,开始钻研中国传统的草木染工艺。何为“草木染”,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布料上色,“植物染料就像是在森林里丢了一个苹果核,它会自行降解,对自然无害;而相比之下,化学染料就是往土里丢了一个塑料袋”,项目组成员张彪(药学院 2014级)说道:“除了传承即将失传的民族工艺,我们也想为环保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图为草木染原料之中药材)
从三月份项目开始,他们拜访了多名草木染老师,一点一点摸索,到现在形成一整套草木染染色技法。“刚开始,我们只是在网上找资料进行草木染尝试,路边废弃的植物枝叶、市场丢弃的洋葱皮、咖啡渣废弃茶叶我们都尝试过”。许震(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2014级)是项目组的技术咖,来自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的他结合自己的专业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摸索出了一套草木染染色技法。“除了自己看教程学习,我们还先后去了安仁镇和浦江明月村向染布人易小曼和寒山老师学习,周末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调研。”说起调研的经历,项目组成员都是一脸苦笑。
“印象最深是四月份在浦江明月村拜访草木染老师寒山时,村里没有餐馆,五个人在小卖铺买了泡面就在路边吃,虽然很辛苦,但现在想想还是很不错的经历。”项目组成员刘小迪(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013级)笑着说。
聚力量,链接传承与公益
公益的路很长,故事还在发生。五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如何让更多人关注并传承这种民族工艺一度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我们想了很多方案,不能过于商业化又要让更多人关注草木染。”无数次头脑风暴后他们还是想到了解决方法,“在小镇看到有会缝纫的阿姨,当时我就想能不能请我们染布社区的阿姨帮我们做草木染服饰,然后将这些衣服进行义卖,义卖的善款用来维持项目运转,剩余的捐给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周娜如是说。
想法总是很好,但实施起来却不简单,一个一个社区的走访调查,真正要做一件事时总是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两个周末,我们走访了8个社区,有时候会吃闭门羹,有些阿姨会缝纫却不想帮我们,”刘小迪一脸无奈地说到,“但也有很热心的社区居民,知道我们是做公益,即使不会缝纫也表示很支持我们,还有身边的一些同学也加入了我们,这就是公益的力量吧!”
在未来,助力关爱民族地区
“去年参加残运会志愿服务,看到有残疾人用自己的力量在传承羌绣,当时就很感动,一直想为社会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在宁寿林心里,怀着对公益的热爱。正是这样的热爱,他们才甘愿在每个周末别人睡懒觉的时候,早早起床出去走访调研;他们才甘愿即使失败也要不断尝试探索,只为传承古法工艺。
“目前我们已经有草木染成品在进行义卖了,义卖的善款我们不打算直接捐助,而是通过培训民族地区的青少年成为导赏员,由他们亲自传讲家乡之美,开发一村一品这样的方式去帮扶民族地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这个社会需要,也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工艺与民族地区。”当被问到未来规划时,周娜这样说。
投稿:源莱团队
文/宁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