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加入到各类公益活动中,他们大多数参与了单位主导的公益组织,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为医院赢得了口碑。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前医护人员相对紧缺,很多医院难以在资金、人力、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医护义工”队伍如何更加规范、可持续地参与公益活动值得深思。
医学专业志愿者受欢迎“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都快成‘药罐子’了。”南昌市戴家巷社区居民刘大爷说,南昌大学二附院的医护人员经常到他们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不仅给测量血压、血糖血脂,还给传授科学用药知识。在刘大爷看来,医院来的志愿者非常专业,很有耐心,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缓解了看病就医难题,这正是他迫切需要的服务。
据了解,南昌大学二附院红十字志愿服务组分成了5个小组,分别与南昌市的4个社区和一个养老院建立了定点帮扶关系。每周六上午,每组派出2名志愿者上门服务,包括评估健康问题,建立健康档案,给予用药护理,康复指导,老年介护,心理疏导等。同时,志愿者们还要为卧床者进行健康检查,测血压、血糖,为压疮者换药,指导护理员正确为老人翻身,上下轮椅等。
南昌市东湖区小金台社区3号院,是南昌市章金媛爱心奉献团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点。该奉献团在充分发挥团队专业特色和养老护理的优势上,积极推广居家养老康复保健服务新模式。每周六,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都要到社区为群众开展健康指导,他们还会派出医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诊疗。
南昌市东湖区小金台社区主任唐慧萍说,一直以来,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特别受欢迎,每次有医院的医生、护士到社区义诊,居民们积极性都非常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中风偏瘫患者,急切需要医生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方面的专业帮助。
医院志愿服务方兴未艾
现如今,很多医院开始重视医院内各种志愿组织的发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群众的同时,充分发掘志愿者给医院品牌形象带来的正向效应,有的医院还将志愿服务当作品牌纳入到改善医疗服务、和谐医患关系的工作当中,收效不错。
南昌大学二附院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组配备专科志愿者,推出了以“专科与医院相结合”为特色的志愿护理服务模式。他们经常深入家庭,社区、学校、农村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免费提供护理服务。来自医院各个学科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根据群众需要提供专业的免费医疗服务。
除了省直医院,南昌市各大医院也建立了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厂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南昌市第三医院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注册志愿者有100多人,与周边14个社区建立了点对点帮扶关系。该院还配备了7名沟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职志愿者,主要工作放在志愿服务社区群众上——建立健康档案,指导用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指导。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把义诊志愿服务当作为服务品牌来经营,每次公益活动医院都会配备“三花膏”“伤药膏”“金黄膏”等特色自制药剂,免费发放给群众。该院的志愿者长期利用 “简、验、便、廉”的中医药特色技术,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志愿服务。这几年,该院每年都会把优秀的专家“下放”到偏远农村、城市远郊、社区厂区,开展爱心帮扶活动,给饱受病痛折磨的群众带去了免费、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护义工”成长空间大
当前,公立医院志愿者服务无论是在志愿者数量上、参与群体、管理模式、还是服务项目创新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病患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缓解了群众就医需求较快增长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但在医院志愿服务质量及规范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虽说医院很重视志愿服务,但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上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省城一家医院的志愿者说,医院倡导志愿者8小时之外和双休日参与志愿服务,但医生、护士平常工作都很忙,精力有限,志愿者流动大。而且,医院作为受益方,对志愿服务的支持非常有限,不利于公益活动的长期开展。
目前,一些医院志愿服务存在“节日化倾向”,只有到了学雷锋日、国际志愿者日、三八妇女节等节日,以及爱耳日、防治结核病日、防治糖尿病日等与健康有关的节日,才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义诊服务,没有制定完整的志愿服务计划。此外,有的医院还存在“短视”现象,习惯于围绕宣传需要选择志愿服务的项目,多集中在大型公益活动上,服务效果欠佳。
业内人士建议,医院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开展志愿服务,尤其要注重服务品牌的打造,在资金保障、志愿服务内容、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设计,不断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减少志愿者流失,稳定志愿者队伍,促进志愿者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