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12月1日下午,“倾听青年之声·讲述志愿故事”分享会举行,6位优秀志愿者结合自身事迹与现场青年志愿者分享了志愿服务心得。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刘洪侠 连瑞谦) 12月1日下午,能容纳近700人的志愿服务重庆交流会主题活动区座无虚席,“倾听青年之声·讲述志愿故事”主题分享会在这里举行。十几岁的年轻学生和几十岁叔叔阿姨们聚在一起,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志愿者,他们又因为共同的期许一同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
传承:用爱的回馈谱写志愿进行曲
清华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毛雯芝。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摄
17年、259名志愿者、70万服务小时,18000名受益者,这一连串的数字都来自于一个集体——清华研究生支教团,而对于当天的分享人毛雯芝来说,这些数字赋予了她力量,而她也用行动延续着这背后的精神。
作为一名曾经受助于清华研支团的西部学子,在考入清华大学后,她就一直想怎样才能回馈自己接受过的爱,直到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觉得这比考上大学还自豪”。于是,毕业于青海湟中县第一中学的她又以老师的身份回到了母校。
但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最爱的学生给她带来了深深的挫败感,“我还记得我们一个班的班长,总是酷酷的,成绩也非常差,我特别震惊。”经过深入了解,毛雯芝发现,原来小男孩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曾再婚两次,这让他对学习、对生活抱有不信任感,为了彻底改变孩子,毛雯芝开始深入他的家庭,她和她的母亲聊、引导她改变对孩子的教育,她每天晚上去给他补课,周末跟他们家人一起做饭聊天。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但毛雯芝用它改变了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在第二次月考的时候,在全班59名学生中他进步到了第20名。“在看到他成绩的那一刻我很激动,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第一次因为考试成绩觉得那么有成功感。经过这样的支教生活,我才懂得,很多青年缺少的是在梦想道路上的指引,而我有幸在成长路上遇到过很好的导师。因此,我想用曾经志愿者带给我的感动化为感恩之心回馈母校,回馈曾经养育我的一方土地,回馈这充满爱的社会。”这是毛雯芝的故事,是支教团的故事,也同样是很多其他青年志愿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