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 转自:公益中国
过去10年,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已达到4313家,而10年前仅有745家,慈善公益组织在当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大政府向包括慈善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明确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站说,这一改革精神,既为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也对各类慈善公益组织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月中旬,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第九届公益慈善论坛暨第二届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公益理事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公益慈善论坛已成功举办8届,被业界视为公益慈善事业坚定的践行者。
去年举办的国际公益慈善论坛现场
“大慈善”格局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早就存在慈善文化的基因。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慈善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慈善已不再是施舍、恩赐的同义语,而是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基础的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互爱、互敬、互帮、互助的社会活动。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慈善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汶川地震捐赠所展现的民族慈善文化热情,改写了中华慈善的历史。
2008年地震捐赠就超过了600亿元,全年捐赠1000亿元,占我国GDP千分之四左右,善款总量的增加使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慈善在美国是第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从业人数也高达10%。而在中国,按照非官方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占GDP的0.2%。我国不仅缺少完整的理念、精干的人才,还缺少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比如,我国《物权法》还不够完善,对财产权仍不能清晰地进行界定;慈善公益组织相关的税收制度也很滞后,操作起来费劲且低效;没有一个完整的慈善公益统计体系。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逐步实现,推动着我国的慈善事业逐渐实现转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中国慈善论坛上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而以民生福祉为根本,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以社会和谐进步为目标的慈善事业,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有力的推动者。”
陈昌智表示,中国自古就有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慈善理念和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友善”一词一脉相承。慈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心灵上内化为“自愿、平等、奉献”的精神追求,在实践上外化为“尊重、友爱、互助”的人际互动。慈善事业“使命优先”的理念原则和“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民间土壤和清晰的实现路径。
近30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将服务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初步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大慈善”格局。
陈昌智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但这也正是我们所有的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履行使命、大展身手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