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阿根廷白盔委员会的主席Gabriel lve介绍阿根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摄
白盔委员会主席Gabriel lve介绍了阿根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方式,主要开展志愿支持人道救援活动和重建工作,他认为,志愿服务的发展主要是由两个途径,一个是培养地方的领导或是社区负责人,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另外就是建立志愿服务网络,通过体系来把志愿服务规模化系统化。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需要相互帮助,我们任何一个人或者群体都不能独立于社会,我们也不会孤立任何一个人或者是群体。” Gabriel lve觉得志愿服务网络可以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可以在世界不同地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在志愿服务发展20多年后,中国已经在建立起了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县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拥有将近5000万的注册志愿者,同时,中国已经累计向22个国家派出了650名援外青年志愿者。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杨松在交流会上说,“如何把政府支持和管理的规范性和社会组织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志愿服务海外计划更契合受援国的需求,不断扩大规模,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各国志愿服务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并且就合作的内容与方式进一步探讨,共同为推动全世界志愿服务事业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贡献。”
“海外计划巩固和加强了中国与受援国的友谊,各国对中国能够派出优秀志愿者进行援助的行为赞誉有佳。志愿服务是友谊的象征,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援外志愿服务具有方式灵活、效果突出、受援国接受度高等特点,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对受援国的友谊、传播中国志愿者的声音具有独特作用。”杨松表示,非常希望与联合国志愿组织与各国志愿服务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为推动全球的志愿服务事业做出贡献。
索菲亚博士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国际志愿服务问题,她认为,国际志愿者和本国志愿者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话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可以进行经验的分享,而且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相信志愿者是社区建设的一部分,他们会去推动社区和地区的发展,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索菲亚博士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去创造并且维持一个环境,能够让志愿服务得以继续,并且敦促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志愿者可以接触到所有的弱势群体,不断将志愿者的能力纳入到国内的紧急情况响应机制当中,去推动促进志愿者工作。
志愿服务促进公共服务实现公平正义
我国颁布的首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着眼于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公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高度重视。”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娜说,
2008年奥运会,当时20万赛会志愿者,5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超过2亿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为奥运会减少了42.74亿元赛会成本。通过“志愿北京”网络平台,促进公民参与,目前网上实名注册志愿者300多万人,团体将近5万个,项目5万余个。
“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志愿服务提供给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促进公共服务公平正义实现,促进公民参与积极性,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并且志愿服务优化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魏娜介绍说。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项目经理张振山介绍说:“2005年到2010年联合国人居署实施的亚洲城市饮用水项目,也是千年发展目标一个组成部分,“志愿者积极参与,提供技术支持,改善了这个节水项目的绩效,尤其是提高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和卫生问题的认识。”张振山说:“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现在还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会需要更多的志愿者。”他表示,联合国人居署打算在亚洲城市的水项目中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来执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回顾大会讨论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陆士桢教授认为国际志愿服务需要在内容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参与合作分享与提升,她说:“志愿服务早期集中在救灾、扶贫等领域,现在则扩展到环境发展,文化和人民的全面素养提升等多方面,合作范围扩展到多国、多领域,资金来源也更加多元。”
在推动国际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背景、发展背景、国际政治形势等挑战,陆士桢表示:“志愿服务资金保障体系要进行完善,要有固定的资金来源,除政府之外还要有社会力量的动员和介入。”
如何准确评估受援地区的需求,把国际志愿服务的资源和最大的需求有机连接起来?陆士桢认为,志愿者选拔培训是极为重要的。“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大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志愿服务同仁们的诚意和实力,我们希望同各国在实现区域乃至全球的合作。”